- 凌捷;黄盛;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因神经网络的初始网络运行参数是随机选择,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收敛慢而导致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FA和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 CFA-BPIDS.将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编码成CFA中的细胞个体,BP神经网络全局误差作为CFA的适应值,然后进行多次迭代,选择适应值最优的细胞个体作为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最后将具有最优权值和阈值的BP神经网络应用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检测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基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提高了入侵检测准确率.
2018年03期 v.5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291 ] |[下载次数:290 ] |[阅读次数:451 ] - 张薇;白平;李镇林;李聪;
近年来,随着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将复杂的计算资源外包给"云端",然而,云环境下如何对数据进行访问控制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基于谓词的加密(predicate encryption,PE)方法计算更加复杂和灵活,从而能实现对密文解密权限的访问控制,因而备受关注.在Paillier方案基础上,借鉴Green等人提出的密文解密外包思想,构造了基于谓词的Paillier型密文解密外包方案.同时,解密过程被部分外包到"云端"进行,减小了用户开销.该方案支持同态操作,并且在子群判定问题困难假设下达到IND-AH-CPA(INDistinguishability-attribute hiding-chosen plain attack)安全.
2018年03期 v.50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229 ] |[下载次数:120 ] |[阅读次数:234 ] - 玄鹏开;周福才;王强;陈春雨;吴淇毓;
针对目前大多数的可验证计算方案只能支持单用户即数据拥有者修改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支持多用户操作的外包数据库可验证方案.通过在多用户和外包数据库服务器之间设置代理实现对多用户的访问控制,不需要数据拥有者在线参与;利用基于身份标识的数据结构来实现对数据进行修改,提高计算效率;利用数字签名算法和挑战应答对查询结果进行验证,保证查询结果的完整性.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保证多用户操作数据场景下查询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实验结果和效率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仅满足多用户场景,而且有较高计算效率.
2018年03期 v.50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25 ] |[下载次数:79 ] |[阅读次数:211 ] - 刘应红;孙树亮;
在汉明码和Logistic-正弦映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信息隐藏算法.首先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提取载体图像的边缘,然后用Logistic-正弦映射产生3个密钥.对秘密信息流用汉明码进行编码,并把信息流隐藏在经过置乱的载体图像的边缘像素上.为了进一步增强图像的视觉效果,采用2k修正法进行修正隐写图像.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鲁棒性.
2018年03期 v.50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223 ] |[下载次数:141 ] |[阅读次数:295 ] - 曹咪;王继刚;王伟;邵坤;何永忠;
TVOS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针对当前TVOS应用分析相关工作较少,并且缺乏相应TVOS恶意应用检测方法的问题,全面深入分析TVOS应用,并提出有效的TVOS恶意应用检测方法.由于TVOS兼容Android应用,但又具有面向广电行业及媒体融合的特点.首先,基于静态特征深入研究了TVOS应用与Android应用的区别.其次,以TVOS的典型应用市场欢视网为例,分析并检测了欢视网应用市场中3 425个应用.再次,量化分析应用的静态特征,并使用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等4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应用进行检测.最后,深入分析检测结果,讨论了基于静态特征的TVOS恶意应用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TVOS恶意应用检测方法在误报率为0.54%的条件下,能够有效检测出98.67%的潜在恶意应用.
2018年03期 v.50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9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251 ] |[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415 ] - 王进;晏世凯;高延雨;金理雄;胡明星;邓欣;陈乔松;
基于MPI将ML-kNN算法并行化,以解决多标签学习领域中的大规模分类问题,控制计算的时间开销,这也是首次将MPI应用到多标签学习领域.通过与传统的串行ML-kNN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另外,允许数据集以特征为单位划分,这使得该方法在处理高维数据时具有更大的优势.
2018年03期 v.50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280 ] |[下载次数:224 ] |[阅读次数:679 ] - 袁巩生;王丽珍;陈红梅;段江丽;
利用模式融合思想提出了一个空间co-location模式挖掘算法,该算法通过每次融合小模式来快速生成含有大量特征的巨型频繁模式,从而避开了大量的中间模式.并且,由于模式融合旨在产生近似解,因此又引进了一个质量评估模型,评估算法返回的模式.
2018年03期 v.50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187 ] |[下载次数:78 ] |[阅读次数:294 ] - 张晖;杨小彦;赵旭剑;杨春明;李波;
从科研文献数据中挖掘出学科前沿热点是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网络可以及时反映信息传播的实际受欢迎程度,故提出一种基于社会网络关注度的学科前沿热点挖掘方法.首先通过数据相关性分析、相关属性划分以及社会网络关注度因子挖掘,构建文献热度评价模型.同时,采用文档主题生成模型(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从文献热度评价模型挖掘的科研文献中识别出该学科的前沿热点.最后,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mage processing"学科的数据集上构建评价模型并进行多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科热点挖掘结果的前沿性,热点主题在时间维度上更具时效性.
2018年03期 v.50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196 ] |[下载次数:408 ] |[阅读次数:264 ] - 刘东君;陈红梅;
通过高斯核模糊粗糙集模型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粒子群算法收敛快、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减少获得约简所需要的时间.根据高斯核中可变参数的调整,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对约简后属性数量的控制,以确保分类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斯核模糊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有较好的约简性能和约简效率.
2018年03期 v.50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171 ] |[下载次数:175 ] |[阅读次数:313 ] - 姚宏亮;艾刘可;王浩;李俊照;
针对艾略特波浪理论中的W形态,给出一种均线滞后性的量化方法,并提出融合均线滞后特征的时序自回归股市态势预测算法(DSMA).算法首先基于波浪理论提取W形态,给出W形态结点的量化表示形式;然后引入均线滞后性,并计算均线滞后程度;最后,利用贝叶斯网络表示融入均线滞后性的W形态结构关系,将各结点的局部关系代入AR模型中实现对股市态势的预测.在实际数据上进行了算法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更高预测精度.
2018年03期 v.50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279 ] |[下载次数:261 ] |[阅读次数:267 ] - 郇战;万彩艳;梁久祯;李晨;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步态特征身份识别是新兴的身份识别方法.提取有效的特征是提高现有识别方法的关键所在.为了进一步挖掘更加有效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轨迹曲线特征的提取方法.利用傅里叶描述子表示轨迹曲线的全局轮廓特征,方向角描述子表示轨迹曲线的局部特征,二者结合成一个联合轨迹曲线特征向量,利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完成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不仅轨迹曲线特征的识别率较高,而且与统计特征结合后的最高识别率达到97.10%,说明轨迹曲线特征能够有效地用于步态身份识别.
2018年03期 v.50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74 ] |[下载次数:220 ] |[阅读次数:286 ] - 杨鹏;蔡青青;孙昊;孙丽红;
场景识别一直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对研究移动机器人定位、计算机视觉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室内场景的复杂性与无序性使室内场景识别研究面临许多挑战.传统的手工提取特征无法充分描述室内场景的信息,而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特征能够包含丰富的场景语义和结构信息,且对于平移、比例缩放、倾斜等形式的变形具有高度不变性,因此提出了应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GoogLeNet网络模型来完成识别任务的方法.该网络模型在深度学习框架Caffe上对MIT_Indoor数据集的识别准确率为59.7%,高于使用传统手工提取特征的算法的准确率,对比结果说明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室内场景识别问题上的有效性.
2018年03期 v.50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634 ] |[下载次数:583 ] |[阅读次数:504 ] - 毛晓波;程志远;周晓东;
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处理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层与层依次连接的方式,新的结构中将当前层与前一层的特征图进行叠加后共同作为输入进入下一层.与以往结构相比,该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缓解了梯度消失的问题,减少了参数数量,且更有效地保留了汉字的细微结构特征.在ICDAR-2013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竞赛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在减少模型参数的情况下得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2018年03期 v.50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234 ] |[下载次数:409 ] |[阅读次数:493 ] - 郭新;徐明;张众;
区分高频噪声点和边缘点是提取噪声图像边缘的难点之一,为了得到噪声图像的清晰边缘,提出一种基于谱聚类(spectral curvature clustering,SCC)的边缘检测算法.该方法通过将边缘检测问题转化为分类问题,利用图像边缘点、平滑点和噪声点位于不同子空间的性质,在有效地聚类平滑点和边缘点的同时,SCC能够较好地抑制噪声点.另外,该算法通过编辑聚类标签并将其转换为二值图像,对二值化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即可得到图像的边缘,成功地避免了传统算法中的阈值选择问题.相比于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2018年03期 v.50 83-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4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309 ] |[下载次数:172 ] |[阅读次数:540 ] - 马建敏;景嫄;
Pawlak粗糙集基于单个粒空间(一个等价关系)建立了上、下近似来刻画目标概念,而乐观多粒度粗糙集则利用多个粒空间(一族等价关系)对目标概念进行近似描述,是Pawlak粗糙集的一种扩展.区间集通过上、下界给出了概念的外延范围.在区间集粗糙集的基础上,提出了乐观多粒度区间集粗糙集,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并进一步给出了单个和多个粒空间下几种区间集粗糙集和乐观多粒度区间集粗糙集之间的关系.
2018年03期 v.50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130 ] |[下载次数:154 ] |[阅读次数:285 ]
- 王继霞;王添秀;
引入服从Hull-White模型的随机利率,讨论了广义B-S模型欧式期权的保险精算定价问题.利用标的资产价格过程的实际概率测度和公平保费原理,得到了在期权有效期内有无红利支付两种情况下,欧式期权的保险精算定价公式.考虑到期权的保险定价问题依赖于未知的模型参数——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随机利率过程的漂移参数和波动率参数,利用资产价格和随机利率的观测数据,给出了基于模型参数估计的保险精算定价公式,并讨论了所得定价公式的相合性.
2018年03期 v.50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176 ] |[下载次数:429 ] |[阅读次数:303 ] - 郜小勇;张鑫;秦向阳;杜永利;高会;翟耀飞;
采用两步连续沉积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100〉择优取向的立方结构的钙钛矿CH_3NH_3PbBr_3薄膜,并从薄膜微结构及光透射角度研究了CH_3NH_3PbBr_3薄膜的热稳定性.此外,剖析了两步连续沉积法制备的CH_3NH_3PbBr_3薄膜的热分解机制.两步连续沉积法制备的CH_3NH_3PbBr_3薄膜热分解的临界温度为130℃,而完全热解为PbBr_2的温度为170℃.
2018年03期 v.50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2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233 ] |[下载次数:303 ] |[阅读次数:295 ] - 蒋建东;杨鲲鹏;耿莉莉;
间谐波除了具有谐波危害外,还具有其自身特性带来的电压闪变、继电器误动作等多种危害,因此准确检测间谐波对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加窗插值FFT和原子分解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两种算法相结合的间谐波检测算法.算法首先对加Hanning窗信号进行FFT分析,求得峰值谱线及其两侧谱线值.然后根据幅值判断法判断是否存在谱线干涉.若存在谱线干涉,则使用原子分解算法估计信号参数;若不存在谱线干涉,则使用加窗插值FFT算法对信号参数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检测谐波、间谐波时,频率分辨率高于加窗插值FFT算法,计算量小于原子分解算法.
2018年03期 v.50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189 ] |[下载次数:182 ] |[阅读次数:233 ] - 李言钦;关雪丰;王军雷;
对尾流振子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流场进行求解,得到最适合能量收集的尾流振子两柱间距和流体雷诺数.采用压电悬臂梁结构,结合流机电耦合方程对不同雷诺数(5 000≤Re≤15 000)下涡激振动的能量收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7 000≤Re≤12 000时为涡激振动的锁振范围,当Re为8 000时振幅最大.改变两柱间距,对尾流振子模型的能量收集特性进行分析,可得所设计系统的理想间距为0.11 m,产生电压为38 V.当两柱间距为理想间距时,尾迹旋涡形态图中平行于Y轴的方向只有一个独立涡,此时振幅最大.
2018年03期 v.50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223 ] |[下载次数:348 ] |[阅读次数:365 ] - 靳遵龙;王元凯;王永庆;
研究了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边界条件处理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不同雷诺数下固定单方柱绕流流场进行分析,探究了方柱产生卡门涡街的临界雷诺数和范围,验证了格子Boltzmann方法边界处理和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和便捷性.对雷诺数为200时并列双方柱不同分布间距的流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当柱间距为2倍方柱边长时,流体绕流方柱的涡流彼此影响最为明显.
2018年03期 v.50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6K]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295 ] |[下载次数:394 ] |[阅读次数:223 ] - 张旭;邵吉吉;尚福林;
介绍了近期基于特定物理变形机理相继发展的一些应变突变理论模型,重点讲述了微米尺度金属单晶柱体应变突变现象的晶体塑性理论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应变突变幅值的随机性,提出了间歇性塑性流动的边界条件,建立了应变突变发生的判定准则,引入了应变突变持续时间参数,获得了间歇性变形行为的应力-应变关系.有限元计算表明,模型预测结果能够较为合理、准确地描述特征尺寸处于数微米以上的微柱体间歇性塑性流动现象.
2018年03期 v.50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0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253 ] |[下载次数:104 ] |[阅读次数: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