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

  • 逻辑型决策蕴涵

    张少霞;李德玉;翟岩慧;

    基于逻辑公式定义了逻辑型决策蕴涵。设计了逻辑型决策蕴涵的语义框架,包括定义了逻辑型决策蕴涵的模型,以及逻辑型决策蕴涵集的完备性和无冗余性。在进行知识推理时,该框架可以过滤掉矛盾的结论。语构方面提出了闭包缩小推理规则,并证明了该推理规则相对于语义的合理性和完备性。

    2020年01期 v.52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194 ] |[下载次数:142 ] |[阅读次数:425 ]
  • 基于可辨识集消解策略的覆盖决策系统约简算法

    林荣德;李进金;陈东晓;黄建新;施晗娟;

    通过分析覆盖决策系统中的协调覆盖集与对象的可辨识集之间的关系,提出覆盖相对于可辨识集簇的辨识重要度和辨识影响度所构成的覆盖辨识能力,以及覆盖对可辨识集簇进行消解操作的概念。给出一种算法从可辨识集簇中提取最大辨识能力的覆盖,并用该覆盖对可辨识集簇进行逐次消解迭代计算,高效地将可辨识集簇完全消解来得到约简覆盖集。最后给出的UCI数据集上的约简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20年01期 v.52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221 ] |[下载次数:74 ] |[阅读次数:626 ]
  • 状态转移模式的三支增量挖掘

    曾圣超;张智恒;闵帆;张紫茵;

    针对动态多元时间序列(MTS)上的状态转移模式(STAP)挖掘问题,提出一种准确高效的三支增量挖掘算法(3IU-STAP)。该算法根据原始数据、已有频繁STAP和增量数据构造出候选模式,使用频繁阈值将其划分至正域、负域以及边界域。仅边界域中的候选模式需要延迟决策,即通过扫描数据集来判断其是否频繁。准确性方面,设计了增量数据补齐技术,获得候选模式实际出现次数。效率方面,使用了向下封闭性质来控制候选模式数量,尽可能减少对数据的扫描。在4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非增量方法相比,3IU-STAP可以得到准确结果,同时显著提高效率。

    2020年01期 v.52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177 ] |[下载次数:73 ] |[阅读次数:255 ]
  • 混合决策信息系统的模糊效用三支决策模型

    岳文琦;张楠;童向荣;张中喜;

    在混合决策系统中提出模糊效用三支决策模型和两种启发式算法。在模糊效用三支决策模型中提出正域分布保持属性约简算法,扩展了效用三支决策模型的属性约简算法研究。首先结合混合距离概念与高斯核模糊T-等价关系,构造相应的模糊条件概率,然后使用效用函数为不同决策类生成概率阈值划分论域,最后提出最大效用启发式属性约简算法和正域分布保持的启发式属性约简算法。

    2020年01期 v.52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192 ] |[下载次数:222 ] |[阅读次数:457 ]
  • 基于分治法求解对称三对角矩阵特征问题的MPI-Cilk混合并行算法

    朱京乔;赵永华;

    对称稠密矩阵特征问题的求解通常转化为三对角矩阵特征问题的求解,基于对称三对角矩阵特征求解的分而治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Cilk多任务并行模型的混合求解算法,采用进程间数据并行和进程内多线程任务并行的方法,实现了对分而治之算法中分治阶段和合并阶段的多任务划分和动态调度。进程内利用Cilk任务执行的有向无环图模型,解决了线程级并行的数据依赖和饥饿等待等问题,提高了程序的并行性;进程间通过粗粒度计算任务的划分,优化了MPI部分的数据通信流程和负载均衡问题。数值实验表明,混合并行算法在计算性能和可扩展性方面都要优于纯MPI并行算法。

    2020年01期 v.52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272 ] |[下载次数:191 ] |[阅读次数:306 ]
  • 基于Web日志的性格预测与群体画像方法研究

    康海燕;李昊;

    提出一种用户性格预测与群体画像方法。该方法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画像技术相结合,首先改进了传统TF-IDF算法没有考虑文章结构的问题,提高网页主题挖掘的准确率;其次根据大五类性格构建"性格-主题-关键词"(PTK)模型,归结不同用户的兴趣属性特征和性格属性特征,并结合用户的基础属性对用户进行综合画像;然后运用K-means方法将拥有相同属性特征的人群进行聚类,描绘在社会中拥有相似特征人群的群体面貌;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使用改进的TF-IDF方法对网页文本进行挖掘效果要优于LDA主题模型,而且可以有效对用户的性格进行预测与群体画像。

    2020年01期 v.52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296 ] |[下载次数:1070 ] |[阅读次数:374 ]
  • 基于深度特征加权的图像表示方法

    朱杰;赵相坤;谢博鋆;吴树芳;

    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在图像检索中为图像内容提供有效的表示,基于该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特征加权的图像表示方法,此方法通过对深度特征加权,突出图像表示中对象的内容,并降低背景信息的影响。首先,通过预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出图像的特征映射,然后根据不同特征映射的特点,计算出深度特征的位置重要性、区域重要性和通道重要性,并根据3种重要性对深度特征进行加权,最后通过池化与深度特征聚合的方式生成图像表示。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图像表示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在Holiday、Oxford和Paris图像库中取得了更好的检索效果。

    2020年01期 v.52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9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215 ] |[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395 ]
  • 基于多维信息感知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赵衰;丁菡;李瑞;王志;张小彬;赵季中;

    提出一个基于多维信息感知的监控(multi-dimensional sensing based surveillance,MultiSS)系统。通过在物品上部署无源射频标签,实时监控冷链物流中发生的异常事件(与温度及震动相关)。建立MultiSS系统原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多维信息处理,MultiSS系统能够以低误报率保证物流服务质量。

    2020年01期 v.52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3K]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170 ] |[下载次数:634 ] |[阅读次数:309 ]
  •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正逆向情绪分值回归方法

    高晓雅;李逸薇;张璐;李寿山;

    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情绪分值回归方法。首先,针对每一种情绪分值设计了正向打分和逆向打分;其次,将每一种分值的回归任务分为正向打分回归子任务和逆向打分回归子任务;最后,提出一种多任务学习方法用于主任务(正向打分回归子任务)和辅助任务(逆向打分回归子任务)的共同学习。该方法通过3种不同的共享机制实现中间特征信息共享,从而提升主任务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任务学习方法能比基准方法获得更好的回归性能。

    2020年01期 v.52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174 ] |[下载次数:170 ] |[阅读次数:292 ]
  • 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相似度计算

    邵恒;冯兴乐;包芬;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堆叠自动编码器提取低维度句子特征的方法,同时采用自动编码器的降噪技术以增加鲁棒性和表达能力。接着用提取的特征计算文本间句子的相似度并组成相似矩阵,用对应的文本生成文本特征矩阵,然后分别通过对应的深度卷积网络训练并提取特征。最后用特征融合技术将两个深度卷积网络提取的特征融合,经全连接的多层感知机计算相似度。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表达句子的语义特征和文本的上下文特征,有效提高文本相似度计算的准确度。

    2020年01期 v.52 66-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326 ] |[下载次数:927 ] |[阅读次数:328 ]
  • 基于改进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

    辛娇娇;陈本豪;郭元术;张红丽;高洁;

    针对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在含有浓雾、亮白、非均匀光照区域造成的图像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局部阈值分割和自适应参数优化相结合的去雾算法。首先根据暗通道先验理论运用局部阈值分割出亮白区域和非亮白区域,然后采用引导滤波将求取的原始透射率进行细化,并通过亮白区域与非亮白区域加权求取更加精准的大气光强,提高了大气光强的鲁棒性,使得该算法适用于暗通道去雾效果不好的浓雾高亮区域和非均匀光照区域。最后,通过雾天图像降质模型恢复出无雾图片,将该算法与几种常用的去雾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恢复的图片清晰自然,解决了图像去雾后视觉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也有效改善了亮白区域色彩失真的现象。

    2020年01期 v.52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8K]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250 ] |[下载次数:586 ] |[阅读次数:361 ]

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

  • Pythagorean模糊信息系统属性约简的图论方法

    张少谱;孙品;冯涛;

    信息系统中,属性约简是知识发现问题的一个研究热点,能达到发掘并简化知识的目的。目前已有很多利用辨识矩阵来进行属性约简的研究,但是当数据维数较大时,算法复杂度往往很大。利用加权欧几里得距离来定义二元关系及辨识矩阵,利用信息系统的约简与生成图的最小顶点覆盖等价的关系,将辨识矩阵求解约简的问题转化为求解生成图中最小顶点覆盖的问题,并给出了Pythagorean模糊信息系统中属性约简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加权欧几里得距离的相似关系,定义了Pythagorean模糊决策信息系统的辨识矩阵,并给出了用最小顶点覆盖的方法求约简算法,最后利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2020年01期 v.52 79-8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229 ] |[下载次数:125 ] |[阅读次数:329 ]
  • 具有非齐次泊松到达的M_t-H_2-∞队列模型的稳态分布

    牛鑫;刘建民;王青青;

    研究了一个具有非齐次泊松到达的M_t/H_2~*/∞队列模型的稳态分布,对具有周期性的到达率进行了分析。用傅里叶级数表示到达率函数,得出系统中忙服务台数量的均值和方差表达式。考虑了到达率函数为正弦函数的特殊情况,得到在具有正弦到达率的M_t/H_2~*/∞队列模型中关于忙服务台的稳态分布及其流体极限。

    2020年01期 v.52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97 ] |[下载次数:112 ] |[阅读次数:365 ]
  • 不完全正交的变参数H-IGMRES(m)算法

    于春肖;杨艳芳;井丁卉;

    为了提高大型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速率,在变参数H-GMRES(m)算法的基础上,利用不完全正交的Householder变换,提出了截断型的H-IGMRES(m)算法。对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用数值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同时对算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截断型算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迭代次数,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

    2020年01期 v.52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8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219 ] |[下载次数:58 ] |[阅读次数:312 ]
  • HfFeMo_2VO_(12)的结构、相变及热膨胀性质研究

    梁二军;徐鹏;陈冬霞;袁焕丽;郭娟;

    负热膨胀或近零膨胀材料在航天航空、精密器械和光学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文报道了一种分子式为HfFeMo_2VO_(12)的新型近零膨胀材料。研究结果表明,HfFeMo_2VO_(12)在低温下为单斜结构,在306 K以上转变为正交结构。膨胀仪测量其线热膨胀系数为α_ι=(-0. 78±0. 03)×10~(-6)K~(-1)(398~750 K),而XRD测试其线膨胀系数为α_ι=(0. 74±0. 43)×10~(-6)K~(-1)。其近零膨胀性质可归因于a轴的热膨胀和b、c轴的热收缩。拉曼光谱研究表明,其近零膨胀和负热膨胀的物理机制是Hf(Fe)-O-Mo(V)链中金属离子的平动和天平动,或桥氧原子的横向振动引起的体积收缩。

    2020年01期 v.52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7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199 ] |[下载次数:123 ] |[阅读次数:303 ]
  • 点到点二阶参数优化迭代学习控制算法

    曾庆山;熊战磊;尹明俊;

    针对一类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点到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参考轨迹更新的点到点二阶参数优化迭代学习控制算法。首先,在进行参考轨迹更新时,将插值法中的固定学习增益λ改为随迭代变化的指数变增益e~(γ~((k))),目的是使新的参考轨迹以更快的速度逼近系统输出。然后,利用当前次和前次迭代过程获得的输入、输出信息构造新的控制输入,并对参数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快速、高效地跟踪控制的目的。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2020年01期 v.52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145 ] |[下载次数:137 ] |[阅读次数:197 ]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刘艳红;陈田田;张方方;

    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在路径规划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规划路径较长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粒子群算法对移动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首先使用MAKLINK图建立移动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模型,然后采用Dijkstra算法搜索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全局次优无碰撞路径,最后将指数变量权重加入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中对次优路径进行优化,找到最短路径。与基本粒子群算法不同,改进粒子群算法中粒子不是向最优的粒子学习,而是向适应度值优于平均适应度值的粒子学习,并对低于平均适应度值的粒子进行变异处理。该方法能够提高粒子的多样性,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有效性。

    2020年01期 v.52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引用频次:33 ] |[网刊下载次数:258 ] |[下载次数:1001 ] |[阅读次数:367 ]
  •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六自由度机械臂路径规划

    赵华东;雷超帆;江南;

    针对空间六自由度机械臂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以ABB1410型号的六自由度工业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建立D-H运动模型以求解正、逆运动学方程。设计了碰撞检测算法,使用改进后的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把机械臂末端的运动轨迹看作是依次经过规划路径的点的集合,求解机械臂运动的反解,得到相应的关节转角,实现了机械臂的路径规划。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实现六自由度机械臂路径规划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2020年01期 v.52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引用频次:42 ] |[网刊下载次数:222 ] |[下载次数:1055 ] |[阅读次数:30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