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丽;
群G的正规子群N称为πFΦ-超中心的(πFΦ-hypercentral),如果N=1或者N≠1且N的每个阶数可被π中某些素数整除的非-Frattini G-主因子是F-中心的.群G的所有πFΦ-超中心子群的积称为G的πFΦ-超中心,并记为ZπFΦ(G).应用πFΦ-超中心定义了πFΦ-可补(πFΦ-supplemented)子群:群G的子群H称为πFΦ-可补的,如果存在G的子群T,使得G=HT且(H∩T)HG/HG≤ZπFΦ(G/HG),其中HG是G的包含在H中的最大的正规子群.研究了πFΦ-超中心的一些性质,并利用πFΦ-可补的概念给出了p-幂零和超可解的几个判断准则.
2015年04期 v.4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110 ] |[下载次数:49 ] |[阅读次数:194 ] - 石东洋;闫凤娜;
基于非协调EQrot1元及零阶Raviart-Thomas元,对Sobolev方程提出了一个关于时间具有二阶精度的新混合有限元全离散格式.利用两单元插值算子性质,分别导出了原始变量u在能量模和中间变量q=-("ut+"u)在L2模意义下的最优误差估计.最后给出数值算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015年04期 v.47 6-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36 ] |[下载次数:118 ] |[阅读次数:302 ] - 杨晓侠;刁群;王俊俊;
对一类非线性黏弹性方程利用双线性元Q_(11)及Q_(01)×Q_(10)元提出了一个低阶协调混合元格式.基于上述两个单元的高精度分析,利用平均值以及对时间变量的导数转移技巧,得到了原始变量u的H~1-模和中间变量p→=-(a(u)▽u+b(u)▽u_t)的L2-模意义下O(h~2)阶的超逼近性质.进一步借助插值后处理技术,导出了上述两个变量相应的超收敛结果.最后,通过构造一个合适的外推格式,得到O(h~3)阶的外推解.
2015年04期 v.47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96 ]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188 ] - 邢家省;高建全;罗秀华;
考虑高斯曲率绝妙定理的公式表示问题.运用曲面论基本方程的矩阵表示法,直接推导出了高斯曲率绝妙定理的隐式表示公式和显式表示公式,指出了高斯曲率内蕴隐式公式的验证过程,给出了高斯曲率内蕴计算公式的Liouville形式的推导过程.
2015年04期 v.47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90 ] |[下载次数:297 ] |[阅读次数:212 ] - 马跃超;胡秀玲;
研究了非线性广义Markov跳变时滞系统的H∞控制问题.得到了增广系统全局指数稳定且具有H∞性能指标的基于观测器的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了控制器和观测器的增益矩阵.最后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015年04期 v.47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118 ] |[下载次数:142 ] |[阅读次数:178 ] - 左卫兵;时文芳;
研究了生长曲线模型中利用lasso所得到的参数估计B_L的误差.在设计矩阵X1分别满足RE条件、兼容性条件和UDP条件时,依次得到估计误差‖B_L-B‖_1的上界,并且该上界与协调参数成正比.
2015年04期 v.47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117 ]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200 ] - 侯文涛;王辉;胡志兴;廖福成;
研究了一类具有分段治疗和疫苗接种的SVIR传染病模型.首先讨论了系统在不同情况下各个平衡点的存在条件;然后研究了系统各个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并说明了系统会出现后向分支的充分条件;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
2015年04期 v.47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28 ] |[下载次数:316 ] |[阅读次数:177 ] - 赵乐;马跃超;刘德友;
针对一类非线性扰动的时滞广义大系统,研究其鲁棒H∞混合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基于有界实引理,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构造Lyapunov函数,进而得出条件使得不确定广义大系统渐进稳定并且可以解得H∞混合控制器.求解对应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可以得到所需的鲁棒H∞控制器,使在控制器作用下的闭环系统渐进稳定,且满足了一定的性能指标,并且抑制了干扰的影响.
2015年04期 v.47 43-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104 ] |[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146 ] - 孙伟琦;马丙现;樊俊芳;
研究了磷烯表面吸附非金属原子C、N、O原子的基本物理特性,包括最稳定吸附位置、体系的几何结构和电荷转移情况等,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然后分析了磷烯吸附不同的原子后,其体系能带结构的变化和电子态密度随能量变化的规律.通过对磷烯体系的系统分析,发现原子吸附导致磷烯特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各不相同的电子转移.这些理论结论可以为磷烯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
2015年04期 v.47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126 ] |[下载次数:336 ] |[阅读次数:297 ] - 李立;张天鹏;赵建周;
在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差分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DPSK)调制和解调技术是针对色散补偿而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其中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quadrature reference phase shift keying,DQPSK)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调制技术如非归零(non-return to zero,NRZ)、归零(return to zero,RZ)、载波抑制归零(carrier suppressed return to zero,CSRZ)调制.但由于差分相移键控的频谱功率较低,误码率更高高,噪声干扰更大等缺点.提出了载波抑制归零-差分正交相移键控(CSRZ-DQPSK)调制方式,具有更好的抗色散和抗偏振膜色散的能力,它可以弥补差分相移键控的缺点.以眼图张开代价(EOP)、眼图和误码率(BER)作为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这3种调制格式对色散(chromatic dispersion,CD)、偏振膜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和非线性效应的抑制作用.经测试CSRZ-DQPSK调制方式的功率损耗相对较低,具有更窄的频谱,在色散容限与非线性效应容忍度方面具有很大提升,性能更加优越.因此可作为长距离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passive optical network,WDM-PON)的一个简单高效的方案.
2015年04期 v.47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10 ] |[下载次数:164 ] |[阅读次数:197 ] - 张宇虹;吴朝军;孟祥茹;
以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HL)为配体,通过Cd I2与HL在混合溶剂水-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自组装制备了一个新的配合物[Cd_2(L)(μ_2-I)I_2(DMF)_3]_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它是一个由双核单元[Cd_2(L)_2I_2(DMF)_4]和[Cd_2(μ_2-I)_2I_2(DMF)_2]交替排列形成的一维链状配合物.此外,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固态荧光光谱,进一步验证了碘离子的存在能淬灭配合物的荧光.
2015年04期 v.47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125 ] |[下载次数:93 ] |[阅读次数:162 ] - 李新会;罗红元;徐晓琴;申琦;林伟琦;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液相色谱(LC)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高斯混合模型(GMM)对49个茶叶样本进行分类判别研究.通过PCA对茶叶的GC-MS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结合LC测得的茶多酚等10个变量,运用GMM对茶叶样本进行分类,训练集正确率为99.44%,预测集正确率为90.47%,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茶叶的分类及品质评价.
2015年04期 v.4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111 ] |[下载次数:309 ] |[阅读次数:231 ] - 陈珊珊;孙芳;罗培;周婕;
采用分步法合成一种新型β-环糊精衍生物并化学键合到γ-巯丙基硅胶上.在合成中的每步均对产物进行纯化及表征,并确证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湿法装柱将自制的手性固定相装填成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流动相为甲醇-25 mmol/L KH_2PO_4(60/40,V/V),流速为0.5 m L/min,检测波长为259 nm,色谱柱温为25℃时,此新型β-环糊精衍生物键合硅胶手性固定相对贝凡洛尔表现出良好的分离特性.
2015年04期 v.4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37 ] |[下载次数:322 ] |[阅读次数:225 ] - 周方方;付路平;李永红;
自土壤中筛选出44株能够拆分利斯的明的菌株.通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及核磁分析发现一株菌种编号为Rnn02的菌株对利斯的明外消旋物的拆分效率最高.通过菌株形态学及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证该菌株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
2015年04期 v.47 71-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87 ] |[下载次数:90 ] |[阅读次数:174 ] - 徐雯;李晓天;翟晓晓;张玉静;
采用大鼠在体循环肠灌流吸收模型,以LC-MS法测定关附壬素(GFI)的含量来研究GFI的吸收机理及最佳吸收部位.结果表明,在整段肠回流实验条件下,在1~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药物吸收量与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质量浓度饱和现象,各质量浓度下的吸收速度常数无明显差异;P-糖蛋白抑制剂不影响GFI的肠吸收.在分段肠回流实验条件下,GFI在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度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顺序下降.GFI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十二指肠及空肠是最佳吸收部位.
2015年04期 v.47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100 ] |[下载次数:83 ] |[阅读次数:140 ] - 谷幽兰;代西梅;李建欣;
以5份同源四倍体水稻和5份相应的二倍体水稻为材料,对其谷粒性状、垩白度、胶稠度、碱消值、糊化温度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谷粒性状中长宽比和长厚比降低的水稻材料较多,其他性状大多表现为显著增加,其中谷粒体积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单粒重;水稻染色体加倍后垩白度变化差异较大,同源四倍体水稻大都没有达到优质米水平;胶稠度中红米四倍体达到优质水平,在糊化温度中同源四倍体水稻基本达到中糊化温度;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中3个四倍体材料均有显著增加,幅度最大的为圭630(4),另外2个材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水稻品种染色体加倍后对其籽粒大小及米质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筛选及改良有望获得高品质的同源四倍体稻米.
2015年04期 v.47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94 ] |[下载次数:157 ] |[阅读次数:172 ] - 巩志伟;李小龙;王振龙;
动物行为的PAE编码系统是把动物的行为分解为姿势(postures,P)、动作(acts,A)及其所发生的环境(environments,E),是目前较完善的动物行为编码系统之一.为构建笼养家鸽(Columba livia)的PAE行为谱,以本地健康、成年家鸽(n=16)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动物采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观察并记录家鸽的行为,编制了基于PAE编码系统的家鸽行为谱.共记录到笼养家鸽的43种行为,以及8种姿势、35种动作和6种环境.根据行为的生物学功能,上述43种行为可划分为10大类,即摄食、排遗、运动、休息、体温调节、通讯、繁殖、攻击、自我清洁和杂类行为.初步构建了基于PAE编码系统的笼养家鸽行为谱,家鸽行为的时间属性可描述为瞬时性行为、延续性行为和弹性行为3个时间属性类别.
2015年04期 v.47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89 ] |[下载次数:180 ] |[阅读次数:185 ] - 黄夏冰;康巧珍;傅国;汲振余;刘鑫;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p MAL-C2X-NAP质粒为模板,PCR扩增NA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GEX-NAP.重组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再经IPTG低温诱导获得可溶性GST-NAP融合蛋白,最后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树脂进行纯化,Prescission蛋白酶进行柱上切割去除GST标签.结果表明,p GEX-NAP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低温诱导表达,可获得大量可溶性GST-NAP融合蛋白.Prescission蛋白酶柱上切割去除GST标签后,经Western Blot验证NAP蛋白能被兔抗NAP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
2015年04期 v.47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112 ] |[下载次数:1015 ] |[阅读次数:365 ] - 张琨;马珊珊;孟楠;邢衢;石振庆;关方霞;
探讨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变化对藻酸盐水凝胶新型组织工程支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在氯化钙溶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改变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制备出不同原料配比的藻酸盐水凝胶,冷冻干燥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微观结构变化,测定水凝胶的含水率与凝胶质量分数;将无菌的海藻酸钠溶液及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后,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得到包载干细胞的藻酸盐水凝胶,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水凝胶所释放出细胞的存活情况.在氯化钙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减小,水凝胶的空间网络结构由致密变得疏松,更易于细胞的生存与释放.实验表明,海藻酸钠水凝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用于神经损伤后修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5年04期 v.47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110 ] |[下载次数:436 ] |[阅读次数:233 ] - 李勇慧;冯爱青;押辉远;程彦伟;逯海朋;
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基因(minial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s,MITEs)的演化可能是造成枣树基因组及品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为研究MITEs在枣树全基因组中的分布、种类及演化,使用MITE预测软件(MITEDigger)识别枣树全基因组中的MITEs序列,在植物MITEs数据库中进行分类注释,并用MEGA 6.0构建枣树基因组中MITEs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MITE-Digger检测出MITEs总共3 230条,碱基数为1 104 679 bp,占基因组比例为0.34%;其中共有948条在植物MITEs数据库中比对到相似序列,这些MITEs可以归类到5个家族:h AT,PIF/Harbinger,CACTA,Mutator和Tc1/Mariner,MITEs系统进化树显示:枣树基因组中MITEs来源于少数几个共同祖先,在长期的进化中有明显的扩增和突变,这可能与枣树品种多样性有关.研究结果将为枣树的遗传资源及育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015年04期 v.47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106 ] |[下载次数:224 ] |[阅读次数:193 ] - 郑元勋;杨培冰;
针对具体施工工况进行了挂篮结构设计,并通过预加载试验验证了挂篮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挂篮受力结构及关键锚接部位的安全性进行验证;然后为了减少挂篮拼装组件骨架的非弹性变形,同时进一步检验预加载情况下挂篮结构的强度与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堆载石子对称地在挂篮结构进行预加载试验;最后通过在挂篮主要受力构件及后锚、前吊杆等关键受力部位布设应变计、位移传感器,对挂篮预加载试验期间的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监测,以验证挂篮实际受力性能及确保挂篮施工期间的安全.结果表明,该挂篮设计合理,预加载试验工况下挂篮承载力满足相关要求.
2015年04期 v.47 108-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88 ] |[下载次数:172 ] |[阅读次数:179 ] - 王杰;李璐;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石油钻井过程故障检测的多模核主元分析方法.首先,利用门限值分类算法对过程数据进行分类,可以得到钻井过程各个稳态工况下的数据;其次,取不同工况的数据分别建立相对应的核主元模型,将这些核主元模型组合到一起构成一个核主元模型组进行故障检测.经实验数据分析,该检测方法适用于石油钻井过程,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并减少了误差.
2015年04期 v.47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103 ] |[下载次数:147 ] |[阅读次数:165 ] - 马永武;赵国生;黄明山;李如意;
建立了峰谷分时电价下用户需求响应活动的负荷优化响应模型,给出了模型目标函数中用户的可中断负荷收益与基于负荷转移率的可转移负荷收益表达式,同时给出了峰谷分时电价下用户需求响应活动优化方程的求解方法.分析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用户需求响应活动在消减尖峰负荷、填充谷负荷以及减少用户电费支出方面作用明显.
2015年04期 v.47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100 ] |[下载次数:717 ] |[阅读次数:127 ] <正>~~
2015年04期 v.47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83 ] |[下载次数:33 ] |[阅读次数:9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