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正> 为了加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和迎接一九八○年广州粒子物理理论讨论会的召开,中国科学院委托郑州大学筹备召开了“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讨论会于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五日至二十四日在郑州举行。中共河南省委常务书记、河南省省长刘杰,河南省副省长、省科委主任史毅出席了会议,刘杰同志在会上作了讲话。省科教办、省科委、郑州大学党委有关负责同志也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

    1979年02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47 ]
  • 关于超对称性

    张元仲;

    <正> 在双关模型的研究中,曾引入超规范变换,这种变换把玻色场变成费米场,或把费米场变成玻色场。后来,进一步发展起了所谓的超对称性理论。这种超对称性所相应的对称群已不是普通的时空对称群,而是所谓的超群或分次(分层或阶化)李群。群的参数不是通常的 c 数,而是属于 Grassmann 代数的全反对易的量。因而其李代数是阶化李代数(Gr-aded Lie Algebra)。一个阶化李代数的元素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偶无 x_i,另一部分是奇元 x_α。偶元构成通常的李代数,奇元 x_α是这个李代数的表示。偶元元间以及偶元与

    1979年02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 ] |[阅读次数:114 ]
  • 超Killing方程与超对称变换

    张历宁;

    <正> 一、引言空时流形是什么?对它如何进行扩充?发现空时流形是一个四维平直流形 R_(3+1)的是狭义相对论,将 R_(3+1)弯曲化(局部化)为一个四维 Riemann 流形 V_(3+1)的是广义相对论。而对 V_(3+1)超化(分层化,Graded)为一个4+N 维的分层流形,则是近年新发展的超对称(与超引力)理论的观点与课题。V_(3+1)的最小 Fermi 扩充是4+4维的超对称空间,其点 Z=(x,θ)的坐标是(x~μ,θ~α),μ=0,1,2,3,α=1,2,3,4.其中(x~μ)∈V_(3+1),[x~μ,x~ν]=0,即 x~μ∈R是对易的 Bose

    1979年02期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67 ]
  • 通向超引力的一条途径——关于一种超引力及其量子行为的探讨

    郭汉英;

    建议以扩充到超对称性的 Einstein 原理作为建立新的超引力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以一种包括 deSitter 引力的共形引力和共形超引力模型为例,表明可以在我们已往提出的杨Mills 型引力规范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满足 Einstein 原理的杨Mills 型的超引力理论。进而指出,由于有可能在上述引力规范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可重正的、么正的量子几何动力学(QGD),这就为建立可重正的超重力理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979年02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72 ]
  • 引力规范理论和超引力

    张元仲;

    <正> 一、引言守恒定律与规范变换之间有内在的联系,物理系统的拉氏量在某种规范变换下具有不变性,相应地就存在某种守恒定律。考虑复数场 _σ和_σ~,Pauli(1940)引入了第一类规范变换:(1)其中α是实的常数。(1)式的变换称为 U(1)规范变换。如果系统在 U(1)规范变换下不变,则一定存在一个守恒定律。如果我们考虑的是电磁相互作用,那么相应的守恒定律就是电荷守恒律。Weyl 最早发现电磁场就是一种规范场。电磁场的拉氏量密度

    1979年02期 27-3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3 ] |[阅读次数:65 ]
  • 谈点非线性超对称与超引力

    侯伯宇;

    <正> 非线性场论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不少进展。把非线性场论与超对称、超引力理论结合起来,既可用超对称性来推广与深化非线性的结果,又可用非线性的方法来处理与研究超对称问题。这对于这两个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是有意义的。一、二维超对称非线性σ模型虽然实际时空是四维的,但讨论二维模型仍是有实际意义的。一方面,有些物理问题分离变量后可以化为二维问题,例如 Witten 的瞬子解。又如,不但静柱对称弦的方程可分离变量为二维方程,而且一般的随时间变化的弦扫过二维世界面,于是归结为二维的物理问

    1979年02期 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1 ] |[阅读次数:65 ]
  • 关于广义相对论的不可重正性

    阎沐霖;

    <正> §1 引言做为引力场的经典理论,Einstein 的广义相对论是得到了实验支持的,是一个成功的理论。但在理论上它也有一些问题,除了人所周知的引力场能量动量张量的问题外,近年来人们较多地关心它的以下几个问题:1.广义相对论不能归结为杨——Mills 型的规范理论;2.解的奇性困难;3.理论的不可重正性困难;4.和其它场的统一问题。超对称和超引力理论为解决后两个问题提供了途径,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本文旨在阐述广义相对论不可重正性困难之所在。

    1979年02期 4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67 ]
  • 超对称Weinberg—Salam模型

    顾鸣皋;李新洲;

    <正> 十二年前,Weinberg 和 Salam 首先提出了用 SU(2)U(1)规范群来统一描述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模型。该理论提出后,经过了各种实验的检验,理论的结果与实验比较是很好的。但人们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总想使理论更加完美,能解释更多的现象,有更大的预言能力,于是对 WS 模型的种种修改和发展工作被提出来了,但往往都没达到原定目的。今年Ne'eman 从与前人完全不同的角度——超群,构造了 WS 模型,新的模型具有 SU(2|1)超对称性。B.W.Lee 曾在73年说过,构造弱作用的规范模型方案,在数学上的优美性和美学上

    1979年02期 60-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 ] |[阅读次数:76 ]
  • 流多重态和辅助场

    陆继宗;朱世昌;

    <正> 辅助场是出现在超多重态中的分量场,它保证了超对称变换是线性变换。在寻找超引力理论的张量公式时,为了使场的变换规律与和物质的耦合无关,必须找出这些辅助场。而由超场拉氏函数导出的 Neother 流多重态提供了研究推广超引力中辅助场的信息。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超对称代数的场表示,即超场的有关知识。超对称代数是

    1979年02期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 ] |[阅读次数:57 ]
  • 超代数及超群

    刘健恒;

    <正> 给出超代数的基本表示,及其表示的分类和某些性质,并讨论超群的一般性质及超群SU(2N)和SU(4|N).1、引言超 Lie 代数是通常 Lie 代数的推广,又称分次 Lie 代数(GLA)。超代数对易关系和反对易关系统一在相同的代数结构内。我们考虑一个线性 d+N 维空间,其中下面的对易关系成立:

    1979年02期 7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 ] |[阅读次数:79 ]
  • 从活动标架观点出发看推广超引力

    刘健恒;

    <正> 活动标架是用联络(规范场)装备的切向量基,切向量基由于添加外法向基向量来建立推广的活动标架.在无限小位移下,基的变换系数最联络(在切线上)和规范场(在法线上)的分量.作用量是曲率,一闭合无限小(二阶)回路的基变换系数的广义 Hilbert 乘积建立的.给出 Einstein-Yang-Mills 作用量作为例子.引入一个辅助微分,dθ,它可能是与场相联系的 Bose 或 Fermi 坐杆微分。由建立旋量基,它如同正交归一基的自旋1/2·Lorentz 表

    1979年02期 9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 ] |[阅读次数:108 ]
  • 1+1维矢量超场解

    李新洲;顾鸣皋;

    <正> 一引言超对称性是费米一玻色对称性[1],它的数学工具是阶化李代数(GLA)。超场这个概念是由 Salam 和 Strathdee 首先引入的[2],超场是超对称代数的场表示。Salam—Strathdee[3]和 Ferrara—Zumino[4]分别构造了杨—密尔斯场的超对称形式,即构造了在局部非阿贝尔规范变换下不变的超对称拉格朗日量。另一方面,基本粒子具有内部结构这一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自然希望在量子场论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具有空间展延性和内部结构的解。近几年来,这方面的进展之一就是用所谓

    1979年02期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57 ]
  • 学术动态

    <正> 今年六月下旬,我校邀请美国依阿华大学物理系杨炳麟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1)夸克十五年——望而莫及的夸克。对静态夸克模型、夸克—部分子模型、粲世界、隐参数,颜色,颜色规范,量子色动力学(QCD)的予言和实验验证,作了全面评述;(2)重子数的最大破缺。介绍了他最近的工作。从 SU(2)×U(1)×U′(1)群出发,探讨对称性

    1979年02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54 ]
  • 下载本期数据